降息之下宜补充养老险等三类保险,补充养老保险的种类
近30岁的王小姐是一名单身白领,平时的基本理财手段是存款。最近,当中央银行在过去的11年里降息的时候,王小姐认为把钱存在银行的活期账户是不划算的,但是她不愿意用保守的投资理念把钱投入股市。因此,在分配了一些审慎的银行理财产品后,王小姐也想到了购买保险。
听说保险产品也会受到费率的影响,王小姐想咨询保险专家,费率设定下,应该如何配置合适的保险产品,既做足保障,又能取得一定的预期年化收益
王小姐家庭及经济状况:年收入10万元,无负债,总储蓄22万元。每月租金支出2600元,衣食住行等费用约3000元。公司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,短期内不打算结婚。
保险配置遵循两原则
首先,降息不能降保障。不应该把投保看作一种简单的投资行为,简单地用投资的思维去计算回报率。人生风险不因降息而消失或减弱,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,保险越发突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。建议王小姐从发生几率小、影响却最严重的风险开始规划,如意外、身故、重疾、残疾、医疗这几个方面,因为这些风险一旦发生,将对家庭经济形成严重的冲击,所以要着重考虑,做足做全保障。
其次,投资不能投风险。暂时来看,会受到降息波及的保险产品,主要是投连险、万能险等理财类保险,这类产品正处于风口浪尖,风波不断,普遍预期年化收益率较低且风险较高。所以在投资保险产品时,建议王小姐避开风险产品的雷区,投保回报固定+浮动、保本增值+分红的保险产品,或许能在银行降息中寻找到新的财富之路。
宜补充三类保障
王小姐的理财理念比较保守,没有购买股票,甚至保险等高风险产品,这样的理财方式虽然不会有太多的损失,但是会有很大的不足。
首先,疾病威胁。生活环境日益恶化、工作压力大等原因造成人们的发病几率越来越大。王小姐虽然有社保和医保,但是,报销的只是医保药而已,像一些自费药是不能报销的。所以在王小姐还年轻、有经济能力的时候,为自己准备一款大病方面的保险是很有必要的。
其次,养老险缺失。以王小姐目前的工资水平和当前的社保情况计算,其退休后每月大约可领1500元。这还没有算上通胀率。由此可以看出,如果要维持目前的生活状况仅靠社保是远远不够的。
最后,事故保险补充。意外无处不在,但我们都有侥幸心理,如果它发生在某人身上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因此,建议对意外险产品进行补充。